京津冀雾霾老不走,别慌,我们并不是“靠天吃饭”!
2019-08-23 14:13:35 - 行业资讯

4月1日,北京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当日,京津冀及周边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均不容乐观。

但事实上,类似的天气近期不止一次出现,一个多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遭重污染天气侵袭。其中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的一次污染过程在3月9日到14日。


在享受了去年入冬以来越来越多的蓝天之后,一些人对污染天气出现了心理上的不适应,甚至有人提出质疑,“此前的蓝天主要得益于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靠天吃饭”的结果。”

那么对于蓝天增多,是否真的如质疑所言呢?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来看看!

日前,有专家通过模型分析系统,研究了天气对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略有好转的气象条件,使PM2.5浓度在京津冀下降5%,在长三角下降7%,实际上,2017年PM2.5浓度在京津冀下降了39.6%,在长三角下降了34.3%,可见PM2.5浓度的下降,并不是主要得益于天气原因,其中“人努力”的因素占了大头。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会不相信,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拿3月中旬这次污染过程来说,根据专家预测,北京会遭遇2个中度、4个重度污染天气,甚至可能出现一天严重污染。但事实上,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后(具体努力请点击浏览:好消息:拨霾见日,橙色预警终于解除了!),据“大气110”平台监测显示,6天的空气污染评价级别分别为良、轻度污染、两个中度污染和两个重度污染,污染程度比预测情况大大减轻。


这充分的说明了,我们能够走出“靠天吃饭”的无奈。“天帮忙”固然可喜;天不帮忙时,人更要努力。防治大气污染,我们主观上不能老想着“靠天”,而要经常“看天”。天气好时,不能大大咧咧,放任污染;天气不好时,要主动作为,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条件,落实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地减轻污染。

从另一个角度讲,大气污染来源广泛,污染成分之间反应复杂,这些都导致了治理难度增大。即便在治理历史很长、治理水平较高的欧洲,遭遇不利天气同样会导致空气污染。我们大力度治霾的历史不足5年,要想达到蓝天常现、不利天气污染减轻的理想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加强科学研究,慧眼“看天”,搞清楚气象因素与污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

诚如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所言,大气污染治理绝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一劳永逸。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不能盲目乐观,遭遇污染天气不要垂头丧气。咬定目标不放松,治顽疾,克难关,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