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华北地区雾霾再次来袭,这究竟是为何?
2019-08-23 14:13:35 - 行业资讯

三月本是春暖花开,全家出门踏青的好时机

没想到,春日的暖阳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

重污染天气却在三月频繁来袭

3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经历了一次大气污染过程。

据“大气110“平台数据显示,25日-27日之间,“2+26”城市中有多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

3月25日污染情况分布图

3月26日污染情况分布图

3月27日污染情况分布图

冬去春来,本该迎来春意盎然的好天气。可本次月末重污染天气又为何来袭?

 “2+26”城市典型时段风速(m/s)、相对湿度(%)

分析本次污染过程的气象特点可以看到,区域上以系统性较强偏南风为主,北部受污染物的输送和累积影响较重,南部扩散条件较好。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太行山北部以东、燕山以南地区长时间处于小风(风速<2米/秒),形成污染辐合带,同时平原地区风速较大,导致污染物排放沿太行山前一带输送,并在燕山山前地区滞留,加重污染程度;

二.区域北部受近地面逆温影响,垂直扩散条件明显不利,易造成污染累积,推高PM2.5浓度。

北京市3月25-27日PM2.5组分变化

从颗粒物组分特征来看,北京市PM2.5浓度在25日17时后出现快速抬升,硝酸盐与PM2.5变化趋势一致,重污染期间硝酸盐占比达到30%~40%,占比最为显著,与2017年10月24-28日的污染过程相似,主要受机动车和工业排放NOx二次转化的影响。

同时,PM2.5浓度升高时,硫酸盐、元素碳和氯离子等组分也明显增加,分析是受到区域污染传输影响。此外,多家研究单位的模式模拟结果也表明,25日和26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市PM2.5浓度的两次快速抬升,都受到西南传输通道城市的污染输送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北京市PM2.5浓度在本次过程中达到重度污染,主要受区域南部污染输送和本地机动车排放累积的共同影响。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暖期已经结束,采暖排放大幅减少。通过分析“2+26”城市高架源在线监测数据发现,3月中旬秋冬季错峰生产结束后,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增长,17-21日高架源SO2和NOx排放量比3月上半月平均分别增加10%和30%左右。

自22日区域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以后,“2+26”城市高架源污染物排放量开始出现下降,SO2和NOx排放量分别较17-21日平均下降18%和15%左右。其中,钢铁、水泥等行业错峰生产对SO2和NOx排放量影响较大。这表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如果没有根本性改变,遭遇不利气象条件时仍易发生空气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