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污染后治理”并非规律 而是血的教训!
2019-08-23 14:04:49 - 行业资讯

1991年,美国学者格罗斯曼和克鲁格提出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一国家,发展初期污染物排放量会随经济增长而增加,达到拐点后,污染物排放量会逐步下降。也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先污染,后改善”的倒U形曲线形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正是走了这样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大量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故而,多数研究者认为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表现出的“倒U形”曲线关系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在中国环保在线看来,“先污染后治理”并非所谓的经验和规律,而是赤裸裸的血的教训!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本身实践,还是正在生态环保道路上步履维艰的我国,都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率先工业化的先驱者们,发达国家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生态环境的轻视,酿成了巨大的灾祸。老牌工业国家英国,首都伦敦是世界闻名的“雾都”;1930年比利时爆发骇人听闻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治理污染问题,同时也将重污染企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完成“先污染后治理”的艰难历程。

反观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设计,为我国后续的生态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扫清了障碍,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3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迅猛发展势头令世界瞩目,创造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业绩,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污染事件的频繁爆发。粗放的发展方式,在为经济发展注入巨大引擎动力的同时,也让环境压力猛增,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围城等系列的困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民众生存健康的巨大殇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明确表示:“中国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可以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所以,环境等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地在中国反映,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如果我们要总结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确实可以用“先污染后治理”来形容。在中国,现在凸显的一些污染问题也确实和粗放的发展方式有关。”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设计极富前瞻性,为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苗头?是不是意味着西方理念的胜利,而我国实践的失败?非也!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转变是一个结构性、过程性、系统性的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转变过来。”

一些地方政府与单位错误地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道路,因此为了追求GDP,盲目粗放发展,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等民众有了意见,再迫于压力去治理,如此“黑色GDP”的发展方式实乃大错特错。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基于国情,我国用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看似地大物博,实则环境承载能力薄弱,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路子,在我国行不通,也不能行。因此,从过去先污染后治理转变到保护优先,需要过渡战略和政策,需要对各种生态制度文化给出优先次序,把握轻重缓急,需要新旧体制、制度、法律之间的良好衔接。

“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新环境保护法、新大气法、生态环保首入五年规划、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等等政策持续落地完善,加码护航;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绿色金融等商业模式道路日渐清晰;国家重视以及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这些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底气,更是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神话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