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口达到10亿花了几千年——从人类诞生一直到19世纪初。接着,在短短一百年间,人口数令人震惊地翻了一番,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20亿。此后,只过了五十年,人口数再次翻番,于20世纪20年代超过40亿。你能想象,我们很快就要突破80亿……”
近日上映的电影《但丁密码》中,“天才与疯子”佐布里斯特的宣教,恐怕连荧幕之外的观众都会被蛊惑。
他坚定地认为,世界人口如此繁衍下去,地球资源将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届时,一场人与人肉搏的大决战早晚会变成现实。所以他研制了出一种阻止人类生育能力的病毒,借此大幅度削减人口。整部电影以此为核心紧张激烈进行。
不过在老崔看来,电影中的“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问题,而资源问题又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生态环保问题。
在一部分人的关键中,人口增长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细细想来,其实并非如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报告中提出,基本化石燃料和工业活动造成的排放占比非常高,人口增长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比如燃烧的技术落后、燃料品质差等等。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与生存范围的扩大,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深,这就导致原本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原生的生态环境向以人类为中心并经过人类加工的社会生态环境演化。
因此,像电影中佐布里斯特之类的自然主义者一味地追求原始生态平衡,显然过于理想,缺少了现实土壤。
在人类活动“无意识”或“浅意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时,还没有引发足够重视。而随着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人口的高速增长、迁移、再分布频率加快,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日趋增大,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臻凸现。生态污染引发了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平均寿命以及遗传健康等方面诸多不利的后果。
得到生态环境污染反作用力的人类并没有坐以待毙,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口猛增与生态恶化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由此产生的绿色浪潮蔓延至全球:一方面,有计划地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另一方面,注重生态环保,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及回收率,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中国正是人口增长与生态环保关系不断改善的全球缩影。
佐布里斯特的“病毒绝育”计划自然是以失败告终,毕竟以“反派”最终获胜的电影少之又少。其实,失败早已注定,因为现实世界中,人类已经有意识地在合理控制人口,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利用,而以现实为投射的虚拟世界里,怎么能够反其道而行之?
不管怎么说,人类不需要屠杀式地减少人口,因为在现有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条件下,更多的人口并不会让地球崩溃,对资源的大肆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大家破坏才会。所以,佐布里斯特“人口问题”的出发点便是错的,如若他研制出的是一种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好的“病毒”,电影兴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