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物联网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2013-06-26 13:51:59 - 行业资讯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两化融合的概念已经深入各行各业。随之而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及破坏程度也日趋严峻,野生动物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一些不法份子的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护野生动物是保护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界健康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国外对于野生动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早,监测形式也倾向于多样化,但往往只针对生态保护区的部分问题,仅限于选择性监控。在国内,随着生态破坏、禽流感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国家对于该领域的重视,但相关政策的落实和覆盖面依然不容乐观。

科技的发展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提出了新要求,物联网的出现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区监控,一方面,可以实现保护区的多种信息集中化、自动化、可视化管理,减少了保护区动物因意外情况导致的缺失甚至死亡;另一方面,信息的存储及分析,对于保护区动物的习性、环境适应性及管理策略都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基础,为保护区动物开展科学性研究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基础。

物联网架构的动态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对野生动物保护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如土壤、水质、空气等客观条件的监测和反馈,为野生动物提供监控和保障;另一方面,对主观处境进行监控,如人类入侵等危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还有就是,对于野生动物的跟踪定位,可以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行动轨迹进行实时掌控。动物的体温、脉搏、甚至身体健康,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评测,一系列数据的收集,可以用环境优化、刺激、引诱等手段,做出相应对策,让物种向优化有利的方面发展,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等数据的管理,可作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支撑,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可靠保障。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动态监控系统,实现状态管理信息的存储等基本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于每一个动物个体动态监测信息的唯一标识、采集、传输、接收、存储等处理。采用物联网技术,集传感器、GPS技术、GI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于一体,使得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强、管理人性化的特点。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如果有一种植物消失了,那么就会有一种以这种植物为食的动物消失,进而,以该种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消失,以此类推,食物链会产生错乱,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当下,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保护刻不容缓,虽然野生动物保护措施一直都有,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成熟落地,野生动物的保护会趋于智能化、系统化,开启一页新篇章。可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最起码能做到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