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九届市委十三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了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在专家的理解中是打造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目光。
而一个智慧的上海,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为此《解放周末》专访了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陈江岚。
■建设“智慧城市”,既是城市构想的提升,也是时代的趋势
解放周末: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一个智慧的上海,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陈江岚:“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切切实实的城市构想,是将人类的智慧与智能化技术融入城市的发展与管理之中,其背后代表的是“人与技术”的紧密融合。“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崭新阶段,是我们迈向“信息社会”的远景目标。
解放周末:“智慧”作为一个感性的概念,如何体现于理性、系统化的城市发展实践中?
陈江岚:所谓城市的“智慧”,在一个城市的机体中,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化、知识化、低碳化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信息化、城市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综合性表现。其内涵简单来说,就是更聪明的城市。从技术上说,“智慧城市”就是具有全面感知、反应灵敏、随需应变等特质的城市。但是,它并不止于技术。更重要的是贯穿其中的思想,以及背后隐藏的人文因素。
解放周末:在更聪明的城市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不纯粹是冰冷的技术。就好像,上海世博会的城市生命馆通过高科技手法,以隐喻的形式,表明城市如同一个生命体,具备生命的结构与智慧。
陈江岚:对。城市的发展,从最初的追求自动化,后来发展为智能化,现在进一步深化为智慧化,是向着一个更美好的目标。智慧和智能、自动的区别,正是在于智慧已经包含了人性的因素。
解放周末:建设“智慧城市”,既是城市构想的提升,也是时代的趋势。
陈江岚:建设“智慧城市”是时代的趋势。进入信息社会后,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美国纽约在世纪之交就将“更智能化的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下一个十年计划的发展目标;2006年新加坡颁布了“智慧国2015”的信息技术十年发展目标。我们现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可以说是上海城市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未来一个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目标。
■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运用智慧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
解放周末:今天,城市问题困扰着城市管理者与居民,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等。与此同时,人们则要求着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智慧城市”能否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一个有力的出路?
陈江岚:今天,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城市又需要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要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管理要向简约方向发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城市服务体系要更高效、更优质。这些,都需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注入“智慧”。正如一些专家所认为的,上海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运用智慧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
解放周末: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智慧城市”所呈现出来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陈江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实施一批重大的信息化行动,包括电子商务行动、数字城管行动、数字惠民行动等。其中,数字惠民行动就是信息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是以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二是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三是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社区信息化工程,四是缩小不同人群和区域之间的数字差距。
解放周末:这些行动所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陈江岚: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计划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概念,即通过智慧化过程,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要实现从供给方主导向供给方与需求方双向互动的转变,实现从非连续、碎片化的服务向连续性、一体化的服务转变。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推行数字惠民,也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
以数字健康工程为例,过去我们的医疗服务是断片式的,每换一家医院都要从头开始检查,因为医生不了解你过去的身体情况。现在推出了一种服务叫“电子病历”,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你的病史以及身体状况医生都能知道,配合区域信息化,医疗服务逐渐向着整体化、连续化发展,由此实现医疗体系的智慧化。
目前,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实现了医院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正在建设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例如病历的电子化等等;信息化的第三阶段也在推进,就是刚才所说的区域信息化。上海的“医联工程”就是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人诊疗档案各种分散信息的全面整合。通过医联工程,已经为1600万名在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建立了诊疗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处方、检验检查报告、影像、出院小结等,可在23家医院医生工作站实现实时调阅,调阅速度在5秒之内。通过这样的信息系统,医生对病人信息掌握更全面准确,就可以有效提高诊疗质量,让医疗保健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过程。未来发展中,这样的“医联”工程还应该是立体的。
解放周末:这种信息联通的背后,就是城市发展所蕴涵的“提升”与“共享”的理念。
陈江岚:“提升”与“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创新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解放周末:除了理念上的变化,“智慧城市”还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陈江岚:还能带来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社会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举个例子,市政府希望三级甲等医院到各个郊区建分院,将优质资源引向外围,但问题是这些三级甲等医院的专家不可能马上就多出几倍,足够分配到分院去。这时,远程电子化医疗就可以让偏远地区的人也能得到高级专家的诊治,这就是资源的放大。
解放周末: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实现了一种更开放、可共享的良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城市”意味着一种具有影响性的思路。
陈江岚:“智慧城市”需要有这样一种开放性的体系。以教育为例,今天我们提倡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这就需要一个开放性的教育体系。上海有终身学习网,计划要办社区学院,但我们也看到,目前教育部门大部分还是封闭式的,学校之间的资源是分离的。
一些国外的案例可以给我们启示。2000年起步的英国产业大学,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英国的终身学习化社会构建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学习网由遍布全国、分布合理的各个学习中心构成,各类工作场所、学院、大学、图书馆等都被纳入其中,它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帮助个人和组织认识自己的学习需要并向学习者提供最适当的学习资源的新型组织,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进入教育体系,利用任何地方的教育资源。只要在该平台上注册,就可以查询各所学校的课程,还可以进入任何一所学校使用他们的教育设施。譬如,上半年我在A地居住,我可以到附近的大学去学习,下半年我搬家到B地,我依然可以进入这个教育体系继续学习。以需求为中心,最优化地使用各种资源,就近使用各种设备、资源。整个系统就像一个通路,整合了全国的教育资源。
解放周末:这就实现了信息的无处不在。
陈江岚:我一直有个想法,现在大家都想上名校,特别是中小学竞争尤为激烈。名校为什么好?一是设施好,二是有名师。如果名师的课程可以在网络上下载,教育资源就倍增了。除了提供开放的资源平台和形式上的不断革新,在我看来教育的智慧化,更重要的是让课堂充满互动交流,不再是单向灌输,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解放周末:您提到了创新,创新是否正是一个与“智慧城市”具有很大相关性的因素?
陈江岚:是的。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创新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从工业时代的教育跃升到信息时代的教育。这需要创新教育方式,也需要重构核心知识体系。而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就是“智慧城市”建设对培育创新精神可能做出的重要贡献。创新本质上是非常个人化、独特性的活动。活跃的思维需要足够的信息刺激,也需要与同道中人的不断碰撞;信息网络开拓了这样一个充满信息刺激与思想交流的世界。
■“数字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发达国家在数字化发展中很重视这一点
解放周末:上海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要逐步实现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因此全民参与变得十分重要。但事实上,目前我们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还有许多人离数字生活很遥远。
陈江岚:这就要谈到数字差距的问题。数字差距,也可以称为“数字鸿沟”,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出现了差距,就是“数字鸿沟”。
上海信息化发展在全国始终居于领先水平。2000年时上海城镇地区每百户人家就有26台电脑,到2008年达到109台;全国2000年是9.7台,2008年是59.3台。从区域看,上海目前的数字差距首先是城乡差距。在农村地区,2000年时电脑普及率是每百户5台,只有城市的1/5,2008年是47台,也还没有达到城市的一半。
解放周末:您认为形成这种“数字鸿沟”的原因是什么?
陈江岚:数字差距中较弱的一方也被称为“数字弱势”。从人群分布看,目前的数字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人员:第一是老年人,第二是经济水平较低的人,第三是教育程度低的人,第四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排除在数字生活之外。现代数字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这些人却享受不到数字时代的好处。造成“数字鸿沟”的原因有一定的复杂性,但经济问题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信息资费过高,就是信息化普及的一个重要障碍。即使按上海的收入水平,目前的宽带资费也还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
解放周末:与此相对,我们知道“数字包容”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数字化的最大普遍性,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于城市的智慧化。
陈江岚:联合国和欧盟等都大力倡导“数字包容”的理念,它的主要内涵是:信息化服务的提供应面向包括老年人、残疾人、边远地区居民、少数民族等在内的所有群体;信息化服务应通过多种渠道提供,这些渠道能够被大多数人承担、选择和使用;信息化服务应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通过设立基层服务站点,为弱势群体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创造条件,近年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数字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发达国家在数字化发展中很重视这一点。美国有智能化学校计划,进行信息化技能的培训;英国有在线中心项目,建立集成中心站点,配备志愿者;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包括六大目标,其中前两项都体现了数字包容,第一就是90%的家庭使用宽带,第二就是100%的学龄儿童家里要有电脑;德国柏林也有全民上网计划,他们都非常关注“数字包容”。
在上海信息化大发展10多年中,曾为普及信息化应用做过很多工作。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中,上海有过一个面向市民的电脑培训计划,叫“百万家庭网上行”,让很多中年人学会网上冲浪。从2008年开始,在农村也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千村万户信息化普及培训工程”。几年来,参加培训的人群达到7万多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数字生活的普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还需要做一个深入全面的调查,搞清我们社会中不同的“数字弱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制订系统的数字援助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推行下去。
■“智慧城市”也代表着一种面向未来的目光
解放周末:在上海世博会里很多展馆打开想象的闸门,从不同角度让人们体验了未来的“智慧城市”生活。您所理解的真实的“智慧城市”究竟是怎样的?
陈江岚:“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阶段,我们在这个总目标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提出新目标,有好的概念我们都可以试图融入。美国学者托夫勒有本书叫《未来震荡》,当中有段话说,时代在技术的推动下就像一列不断加速的列车,但车上的大多数人都挤在最后一节车厢向后看。10年前我感觉他说得太对了,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向前看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建立一种鼓励人向前奋进、开拓创新的社会环境。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您认为“智慧城市”也代表着一种面向未来的目光。
陈江岚:它不仅是前瞻性的,而且还是人性化的。以人为本,可以在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数字惠民工程中社区的部分,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出现了不少老龄化社区,空巢老人很多,他们需要关怀和服务,我们能不能建立以社区服务平台为支持的实体性服务网络?在一些典型老龄化(尤其是空巢率较高的)的社区,要让需要获得服务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娱乐与日常生活等服务需求。例如,在整合相关资源基础上开办社区网上餐厅,就能提供便捷且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餐饮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并据此提供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依据居民的健康状况按不同频率上门问诊;依托信息网络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随需应变的生活服务和志愿服务,等等。
解放周末:这些都是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提升与共享,对实现这样的目标您有什么建议?
陈江岚:我认为主要就是抓住一个关键词——服务。第一,建设开放性的服务供给体系。开放性既体现在面向公众,方便公众获得服务,也表现为支持公众积极参与服务过程,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支持与引导服务供给的提升与改良。第二,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型。要实现由供给方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与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以“一体化”的方式提供政府服务,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服务方式上由单向变为双向,由一方主动变为双方互动。第三,实现服务渠道的转型。要由单一渠道服务向多渠道一体化服务转变。第四,以需求为导向设计服务项目。要由简单地满足公众需求向深入调查和真正理解公众需求转变。最大限度地从公众的需要出发,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既满足大众化的需求也兼顾个性化的需求。
来源:物联网世界
http://www.iotworld.com.cn/html/News/201101/815eb5ad800c91c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