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毒性大?不,PM2.5中能繁殖的生物气溶胶毒性才更大
2019-08-23 14:13:58 - 行业资讯

雾霾来临时,网上到处充斥着PM2.5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报道,我们可谓是见惯不惯。但是,最近又多了一种新说法,“PM2.5中活着的、能繁殖的生物气溶胶毒性更大!”,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空气生物安全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表示,与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PM10相比,某些时候PM2.5中部分活着的、可繁殖的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那“硫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与“生物气溶胶成分的PM2.5”,具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后者的危害比前者大呢?大气110君,带你接着往下看!

硫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

我们以常见的大气污染过程为例,来解释“硫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

4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大气110平台显示,4月1日上午北京市PM2.5浓度从6时的145µg/m3升高到11时的247µg/m3,5个小时内升高幅度超过100µg/m3,出现爆发式增长。


专家分析,此次污染PM2.5中硝酸盐占比大,主要受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影响。从颗粒物组分特征看,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北京、天津、唐山和新乡均呈现硝酸盐浓度和占比显著上升的特征,重污染期间硝酸盐占比达到30%~40%,分析主要来自工业和机动车排放NOx的二次转化。


所以,我们常说的“硫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就是由机动车、工业、燃煤、扬尘等空气污染的四大“国蛀”提供的,他们都是经NOx的二次转化、硫氧化物的二次转化造成。

生物气溶胶成分的PM2.5

生物气溶胶,通常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0微米以内的含有微生物或来源于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包括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化学毒素等,是PM2.5、PM10等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土壤、植被、水体等排放,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医院、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排放。不同来源、不同粒径的生物气溶胶颗粒由于毒性和在空气中悬浮时间不同, 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也存在显著差别。这里的“生物气溶胶成分的PM2.5”,主要指典型粒径在0.25—8微米的细菌和粒径小于0.3微米的病毒。

两者对人体的危害

一、生物气溶胶进入人体更深,可以自我繁殖。硫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更小,可直接进入肺泡、血液等,因而被认为危害更大。但是。生物气溶胶被吸入人体后,不但能进入得更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自我繁殖,因其这一特性,特定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是没有阈值的。

二、雾霾时,空气中的生物成分会进一步加重了健康风险。研究发现,在雾霾天时,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却显著高于非霾天的浓度水平,且污染严重的城市明显高于乡村。

三、生物气溶胶呼吸暴露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还能促进健康人的血压显著升高,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肺功能减退。如1918年爆发的H1N1流感使得全球5000万人死亡,如今流感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人类第四大杀手,每年近300万人因此丧生。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要过度惊吓。因为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侯立安院士等多位专家均表示,客观上提议建立大气污染毒性指标体系,提高监测预警和防护,使大众来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所以,你们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