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沙尘天气正在侵袭;思顾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应放哪儿?
2019-08-23 14:13:37 - 行业资讯

前两天,沙尘、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有“黄沙蔽日”“黑云压城”之势,让我们民众产生了不小的心理压力。那我们今天就聊一聊重污染天气、沙尘天气的那些事儿。

4月1日~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中至重度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紧急发函督促各地做好应急工作。据悉,本轮污染,京津冀区域共有10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


京津冀区域城市预警响应情况

与此同时,为最大限度削减污染峰值,各地相关部门根据减排清单全力开展巡查、检查,逐个落实,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办整改,并同步采取减排措施,全力保障环境空气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造成本轮大范围污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积极组织专家会商,对此次污染情况进行了解读。


“2+26”城市3月31日-4月2日典型时段PM2.5分布图

专家认为1日~2日污染成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区域性不利气象条件。季节转换期间,大气环流形势多变,且昼夜温差大,夜间易出现逆温,气温回升导致污染物无法扩散,区域空气质量可能呈现较显著的日变化。

其二,冬季采暖期结束,秋冬季错峰生产的各类工业企业开始恢复生产。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特点,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在高位。


经过几次“杀回马枪”的沙尘天气、重污染天气,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大气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道理。那么,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将在哪里呢?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此前表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是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三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要靠广大社会群体的普遍参与。

具体而言,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产业结构方面,重点是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并化解过剩产能,还有城区内重污染企业的搬迁。

能源结构方面,治理散煤,持续推进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清洁取暖。

交通运输结构,则要抓好重点领域减排,下大力气破解机动车污染治理和扬尘治理两个难题,通过车油路联动措施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并统筹考虑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除此之外,要打赢蓝天保卫战,离不开相关政策标准的指导。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发言人张业遂介绍,将持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同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透露,下一步将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总结《大气十条》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战役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目前,“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据悉,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础上,三年蓝天保卫战的目标将进一步深化,有些目标可能会有适当提高,治理力度还会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