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生态短板,治污攻坚战没退路
2019-08-23 14:13:00 - 行业资讯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

一个个刚性数据,为今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定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绿色发展呈现可喜局面。

李克强说,“五年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总结以往经验时,李克强指出,五年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

同时,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

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无论是全国还是重点区域以及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方面,规定的目标都已经超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大气十条》)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超额完成,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2017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打了一场漂亮仗:

与2013年相比,全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73%;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5.7个百分点,达到3%。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尤为突出。相比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平均下降39%、34%和26%,分别达到64、44和35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尤为明显,其下降比例为74个城市平均水平的1.14倍。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优良天数比例分别增加19、11和8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优良天数比例增幅达到74个城市平均水平的1.52倍;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数比例由2013年的21%降低至2017年的8%左右,向中长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迈出坚实一步。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国已经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上拿下关键一役。排查出的490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清理整治。与2013年相比,长江经济带9省2市I~III类水体比例提高9.1%、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6.2%。

截至2017年11月底,36个重点城市排查确认的黑臭水体中,74.3%完成整治任务。截至2017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中,97.7%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全国2198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93%;完成2.8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得到全面清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控企业5926家。

第一财经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2017年,中央财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规模达497亿元,同比增加2.1%。

背水一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李干杰说,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短板,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部分区域流域水污染仍然较重,各地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污水收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污染地块再利用环境风险较大,垃圾处置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

“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仍占60%,公路货运比例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彻底脱钩,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世界前列。”李干杰说,由于生态空间遭受持续挤压,部分地区生态质量和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的局面仍未扭转。

李干杰同时表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现在到了有条件不破坏、有能力修复的阶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难得机遇。”他分析说,一是中央高度重视;二是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三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不断发展与积累,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

“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只能打好,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李干杰说。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上表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仍处在负重爬坡阶段。改善的力度还是有限的,改善的程度远远还没有达到质变的阶段。免不了在一些极端不利的天气情况下,比如静稳的天气、高湿的天气,重污染天气还会卷土重来。

黄润秋说,从全世界治理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过程和自身的规律。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来不得半点松懈。黄润秋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今年特别要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具体工作建议中,李克强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围绕完成年度攻坚任务,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同时,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收费政策。严禁“洋垃圾”入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严控填海造地。严格环境执法。

生态文明建设仍需补足短板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污染防治目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也纷纷提出建议和提案。

王金南表示,《大气十条》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制定和出台的,对中长期的全国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没有作出要求,应争取2018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清洁空气行动纲要》和《大气污染防治二期行动计划》。

王金南解释说,前者主要明确全国实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路线图,特别是针对重点区域和338个地市州明确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而且规定所有城市最迟在2030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后者主要明确实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规定的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作战图,特别是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制定“施工图”。

“还要全面构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王金南建议,未来应要求未达标城市政府组织编制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空气质量达标期限、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并向社会公开。

全国工商联一份《关于设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提案》建议设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该提案说,设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就是要通过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变量关系反映某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警示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已超越生态红线、生态底线。

“比如,国家点名的祁连山乱开矿事件,经济收益得1分,而环境破坏扣10分,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反映出来生态文明是恶化的。相反北京周边污染企业关停,经济收益减少扣1分,而生态环境转优加10分,指数反映出生态文明是良好健康的。”该提案说。

目前,虽然环保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重点源的在线监测,338个地级市均在主城区建成空气质量监测网(1500多个标准子站),但污染源分布广泛,尤其存在数量繁多的无组织排放的面源。

为此,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的提案建议,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破解空气污染监管难题,包括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建立污染源全面监测系统;建立非法排放污染源识别定位技术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探索污染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收效非常明显。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的一份提案也反映,调查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组都是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组长由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担任,而国务院有关部门没有参与,基本还是环保部门唱独角戏,在对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督察上,效果大打折扣。

对此,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建议,调整完善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组成结构,由中办、国办牵头,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及中央有关企业参与,使中央环保督察组组成更具权威性、代表性,从中央层面就开始体现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推动地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和地方环保督察,更具示范性和指导性。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