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鸟儿飞。”这样的好天气自2013年冬天起就很少能看到了,但是最近有很多网友表示,2017年的冬季与以往不同,因为他们不止一次的看到这样的好天气。
@市民小李:以前北京难得出来一次蓝天白云齐聚的好天气,于是大家都喜欢分享到朋友圈,吸引别人的目光。但是今年冬天,这样的好天气仿佛常驻北京了一样,晒到朋友圈已经没有人看了。
通过市民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对于蓝天白云这样的好天气,群众的获得感是十分强烈的。根据“大气110”监测平台的污染日历统计图,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达标天数为54天,达标率87%,其中一级优40天,二级良14天;未达标天数8天,其中重污染2天,较2016年12月-2017年1月,达标天数增加25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9天。2018年1月更是全月无空气重污染日,成为2013年以来唯一一个秋冬季无重污染日的月份。
而根据“大气110”平台监测数据可以得知,2017年12月-2018年1月PM2.5累计浓度均值为39μg/m3,同比下降69%,在六项参数下降率中排名第一;PM10累计浓度均值为65μg/m3,同比下降57%;CO累计浓度均值为0.9mg/m3,同比下降57%;SO2和NO2也均有较大降幅,分别为55%和37%。
去年9月初,环保部还曾因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暖季空气质量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而召开了一次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上环保部明确了四方面措施:一是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部委直属单位及科研单位共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二是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驻点指导,提出“一市一策”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三是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解决科研数据共享和管理难的问题;四是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科学权威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如今看来,经过各方努力和攻关项目的助推,成绩是立竿见影的。2017年,“2+26”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重污染天数下降28.8%;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数下降43.6%,圆满实现了“大气十条”的目标。
日前,环境保护部还召开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成果研讨与交流会。会上,项目5个专题负责人和北京、天津、德州、邢台等“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汇报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阶段性进展。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一、解决科研“小散慢”问题
按照“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成立了近1500名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一支行政管理与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攻关队伍,负责攻关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这种按照“虚拟机构、实体操作”的模式运行,是一次科研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着力解决了科研团队和项目“小散慢”的问题。
二、解决科研与需求脱节问题
攻关项目成立了由国家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28个跟踪研究工作组,对“2+26”城市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通过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互动,形成了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沿途下蛋”的科研工作模式,建立了“科学研究—措施建议—效果评估—科学研究”的闭环研究机制,着力解决科研与实际脱节、科研成果不落地的问题,同时帮助地方培养人才,促进地方技术力量的“自我造血”,全面支持一些地方政府突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想法、没办法”的技术瓶颈。
三、破解科研资源与数据共享难题
项目组整合环保、气象、高校、中科院等方面科研资源,初步建成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多要素、天地空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网,包括252个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站、38个颗粒物组分站、4个超级观测站、5台走航观测车、28台地基激光雷达站以及观测卫星等,形成了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全过程监测和成因快速分析的基础能力。建立统一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在“2+26”城市设置了109个颗粒物组分采样点,已采集12000多个样品。初步建成攻关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制定数据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定,实现环保、气象、科研各类数据共享约2600万条,破解长期以来科研资源分散和数据共享难题。
环境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大问题,任何人、任何地区都不能偏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我们虽圆满完成了“大气十条”,但污染问题仍然严峻,希望所有环保人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好下一个环境“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