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少在监测数据上耍花招。监测数据清清白白,天蓝水清方可期待。
1月31日,环保部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顺利实施,今年还将完成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
环境质量到底怎么样,数据看得清清楚楚。实现空气、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是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重大改革,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能有效减少地方行政干扰,保证监测数据独立、客观、公正。
当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地表水监测数据在水环境保护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得不到准确数据,耳不聪目不明,科学治水便无从谈起。以往,地方监测站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时,现实中环境出现问题,纸面上却形势大好,不仅会影响科学决策,还会让群众感到数据与实际不“合拍”,影响政府公信力。
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相当于给水质监测加了道“过滤网”,让水质监测数据更加纯净。2017年10月起,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推行采测分离模式,由第三方机构采集样本,其他地方的单位来分析数据,原始监测数据直接传送到环境监测总站,这对拧干水质监测水分来说,是十分必要的。2018年要完成的水质自动站建设,是监测设备的“升级版”,可以实现连续自动监测,能更大程度避免人为干扰。下一步,还要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公众参与监督。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数据造假危害甚大,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即便如此,造假现象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为了让数据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地方把监测点搬出重污染区,有的地方直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之所以明知故犯,除了违法成本低,以往地表水水质的属地监测机制,也让铤而走险者有了可乘之机。监测事权上收后,这些造假现象有望得到极大遏制。
水是生命之源,地表水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多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少在监测数据上耍花招。监测数据清清白白,天蓝水清方可期待。
(原标题:《监测数据更要纯净》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