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法“大锤”已落,河长制成最新亮点
2019-08-23 14:07:41 - 行业资讯

水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中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就在今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防法》)。据悉,此次修订的《水防法》是在老版本的基础上对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饮用水安全以及排污许可制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和加强,是实行8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修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水防法》中首次引入了河长制管理制度,并落实了责任主体与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管理。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副主任童卫东介绍,河长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体系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在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中,对推进河长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职责、组织保障等都作了相关规定。

其实,早在2007年,河长制就开始在我国实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研制出了一套完善的“河长制”管理体系。在“河长制”的基础上结合了“网格化”监管模式,并利用“云+端+物”技术模式,实现了区域环境污染物浓度时空动态趋势分析,追溯污染源,任务处置可联动,督察督办可追溯,信息服务定制化,数据共享全面化等多项功能。


由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这是“河长制”最鲜明的特点。“河长制”在实行过程中,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担任。此外还组建了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地区河道管理相关工作。 现在当人们到河边休闲游玩时,会发现很多地区的河边都会竖立一块河长公示牌,河道名称、河道长度、河长姓名职务、联系部门、举报电话等信息赫然在目,群众只要发现身边有水环境问题,就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水都变色了。现在有河长监管,有巡查员巡视,保洁员每天下河打捞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乱了,我们的河道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是一位市民对“河长制”设立的认可。


据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旨在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覆盖省、市、县、镇四级河长体系的管理信息化应用体系,为各级河长提供围绕河湖管理保护的管理综合业务应用与信息支撑。‘河长’上传下达,使得多层级、多用户之间消息互传互通的需求变得更容易,大幅度提高了河湖资源管理的效果,增强了精细化管理力度,对相关部门提升决策支持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此次河长制的纳入,将会对河湖水质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水质量的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副主任介绍到:“由于党政领导都负有责任,会纳入他们的考核之中,对他们的晋升奖惩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会更加重视水质的保护。目前从实践上来看,河长制运行总体效果较好,可以合理预估,河长制对河湖质量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