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与传统相比“新”在哪里?
2019-08-23 14:06:20 - 行业资讯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建设智慧城市,以应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各类“城市病”,促进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诉求和大势所趋。多年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亦不甘落后,如今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试验场”。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又进一步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与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新”在何处?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如何?年终之际,这里将对新时期新型智慧城市进行一番盘点和梳理。

智慧城市产业规模巨大

智慧城市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业规模。据国际著名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显示,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由2014年的6545.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2665.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4.1%。同时,据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智慧城市理念一经提出,全球众多国家率先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实践。2004年,韩国、日本先后推出U-Korea、U-Japan国家战略规划。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2010年,美国提出加强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智慧应用项目的经济计划,欧盟制定了智慧城市框架,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计划。

我国首次提到智慧城市是2012年1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该通知从推进物联网应用的角度,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2014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北京市朝阳区建设“智慧朝阳”,建立移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贵阳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作为核心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数谷”;江苏首个省级智慧城市群综合接入平台“智慧江苏”上线;沈阳依托大数据优势打造“智慧沈阳”统一平台;陕西发布首个省级智慧城市技术规范——《陕西省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等等。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诸多城市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法制化建设。2015年6月,杭州发布《杭州市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促进条例(草案)》;2016年9月,银川发布《银川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2016年11月,济宁发布《济宁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