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水务迫在眉睫 “孤岛现象”亟待破除
2019-08-23 14:05:45 - 行业资讯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水环境和水安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能够最大限度地管好水、用好水为目标的“智慧水务”建设,成为当今水务工作的重要目标。尽管目前智慧水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业内人士预测,“十三五”将是智慧水务加速发展时期,智慧水务必定在水务领域进一步普及。因此,城市水务全面实现进入“智慧”阶段的时间将不会太久。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水环境和水安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能够最大限度地管好水、用好水为目标的“智慧水务”建设,成为当今水务工作的重要目标。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这项工作的进展与人们的期望仍有距离,需要进一步努力。

“智慧”水务ABC

智慧水务是一个提出只有数年的新概念,其背景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提出之后,具体到水务工作的一次目标升华。简单地说,智慧水务是以互联共享为前提,以互联网、云计算、可视技术等为技术支撑,对水资源、城市供水、排水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的开放式数据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平台是解决水资源紧张、水安全环境以及节约用水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即客观现实要求对水进行最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而智慧水务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

一组被普遍引用的数字是,若以平均漏损率20%计算,中国水务企业一年的漏损水量为102亿吨。若以每吨水的供水成本1.5元计算,每年因漏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4亿元。若以售水每吨水价2元计算,则漏损水量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元以上。这组数据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此外,我国600余座城市中约2/3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水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发展的成本。

因此,专业人士对智慧水务的建设非常重视,將其提升到很高的层次加以认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指出,智慧水务正逐渐成为当前国际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有效抓手。智慧水务是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情景下的城市水问题,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践行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是保证人水和谐发展的未来之路。

“孤岛现象”及其他

在建设智慧水务之前,水务工作为实现信息化、数据化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一些城市以及水务企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即使是信息化管理,其与智慧水务也仍有很大距离。

目前,业内总结的关于水务管理及设施现状与智慧水务的差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最突出的表现是“孤岛现象”严重。各地已建设和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存储较为分散。业务系统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即使在一个网络环境,也只是实现了互联,而未能实现互通,不能共享,阻碍了“智慧”的实现。

多年来,相关单位和部门都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软硬件资源,但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分散、内容重复或者交叉,标准、数据规范不统一、应用系统协同工作水平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而在行业层面,由于认识局限于信息化系统,因此在开发、设计、建设及运营上不尽如人意。机构设置不完善,未形成专人专责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和网络,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维护水平较低。计算机网络不健全,城域网、局域网络建设缺少;信息化设施不匹配,已有信息化设备较少,无法满足智慧水务平台的需求。

此外,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智慧水务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是传统水务工作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信息化之上的建设层次,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统一思想、通力协作、统筹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人们普遍感到,在宏观上无方向感,微观上无规则可循。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系统地建设和应用。

智慧水务的“指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智慧城市建设因此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髙度。201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智慧水务无疑是智慧城市的一项条件,其获得人们的重视是必然的。

实际上,水务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末就受到原建设部的关注,并设置科研课题,随后逐步加大力度,出台了相关标准。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更进一步提出,依靠科技,提升水平,推进生产运行自动化,业务管理信息化。而《城镇给排水技术规范》对设施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事故预警、应急处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其作为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则要求供水单位要开展管网优化调度工作,建立水量预测系统、管网数学模型、调度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在保证供水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供水能耗。这些规章促进了城市水务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智慧水务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工作,以顺应智慧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总结以往智慧水务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智慧水务发展提供技术范本。经过多家单位的合作和努力,这部429千字的“指南”已经出版。“指南”中提出,建立“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窗口”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结构和适合于本地区的实用可靠的智慧水务信息体系,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水务企业的智慧水平得到跨越提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指南”的基础上,已开始着手编制行业一直期待的《城镇供水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标准》,这将使城镇智慧水务的建设和应用水平获得整体提高。

为有“智慧”共努力

智慧水务的实现,既是相关部门和政府的目标和责任,也需要水务企业的努力。智慧水务建设实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但目前企业在满足市场方面还有很大可以努力的空间。

专业人士认为,一是企业自身发展水平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务企业还处于成长阶段,多数水务企业是由原来传统水务行业演变而来的,在传统主营业务基础上向智慧水务拓展,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而在智慧水务市场中,企业自身业务的产业链尚未完全拓展开来。二是智慧水务企业的群体规模有待增大。智慧水务属于新兴行业,目前业内企业数量较少。三是一些水务企业对智慧水务的态度需要转变。有的水务公司对智慧水务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企业在投资智慧水务的过程中总想一蹴而就,还有的企业仍在观望。

“各厂家对于智慧水务定义上的差异会让水务公司没有清晰的方向,大量的数据收集后没有互联互通,造成信息孤岛的形成,这些都阻碍着水务公司建设智慧水务的步伐。”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峰说。

但一个很好的现象是,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关注智慧水务并加入进来。如施耐德电气通过互联互通产品、强大的本地控制、云技术以及应用程序、分析工具与服务,为智慧水务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智慧水务平台,在水务的智慧化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威派格基于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同时借助国际工业互联平台的优势,与阿里云跨界合作,逐渐摸索出基于工业互联的智慧水务架构,整合水务公司固有资源,务实推进智慧水务,真正做到智慧水务可视化。

这些企业的努力,不仅为智慧水务的建设提供技术,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对于水务行业的发展是有带动作用的。

尽管智慧水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业内人士预测,“十三五”将是智慧水务加速发展时期,智慧水务必定在水务领域进一步普及。因此,城市水务全面实现进入“智慧”阶段的时间将不会太久。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