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居民环保意识 让垃圾分类跑赢“最初一公里”
2019-08-23 14:05:35 - 行业资讯

“你知道垃圾需要分类吗?”“你是否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那你会分类处理垃圾吗?”……若是面对这样的提问,你该如何作答?是否会茫然,会尴尬?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应回归居民主体,同时居民作为垃圾分类处理的第一道关口,对整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垃圾围城,来势汹汹。这已是经年累月的老话题,但多数人尚觉无关痛痒,甚至没有建立起对垃圾的基本认知,因此有必要“老调重弹”。

11月22日,环保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中提到,去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1亿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亿吨,后者处置率达97.3%。

正是由于我们每天都在生产垃圾,才共同造就了这些庞大的数字。垃圾处理若不得当,带来的会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垃圾分类处理虽已推广多年,却仍处困局之中。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曾对媒体表示,垃圾分类的确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其推广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垃圾分类收集的群众基础不足;二是前端、中端、后端三处衔接不匹配;三是政策、法制的配套还不够到位。

现实生活中每每谈及垃圾究竟该怎么分类,不同垃圾属于哪种分类标准,绝大多数居民还是一头雾水。虽然很多垃圾桶上面清晰地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字样,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垃圾算是“可回收”、什么又算是“不可回收”?它们模糊的界定让人一头雾水。

此外,垃圾分类收运作为垃圾分类处理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其过程中却存在混装混运、先分再混等诸多问题。种种因素堆积最终导致“垃圾分类”成了一句有名无实的空话。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若要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居民的垃圾分类问题,一方面就是注重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重视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对居民处理垃圾的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和引导。

事实上,居民是垃圾分类处理的第一道关口。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源头上将垃圾分类做到位,终端处理就会变得更省事更有效,垃圾的资源利用也更充分。因此,做好垃圾分类除了要打通各种“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外,从居民习惯养成这个源头开始跑好“最初一公里”同样很关键。

一方面,通过电视台、广播播放公益片,报纸刊登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有关部门制作宣传手册走进社区、校园、大街小巷阐明生活垃圾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每位市民积极参与。加强宣传力度,让市民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

另一方面,以学校为突破口,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适当开设环保课程,开展环保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社会,推行标准化垃圾分类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入商业模式,由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通过小区物业与居民对接,使居民分类好的垃圾能直接产生经济回报,以激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德国的垃圾分类受人称赞,不仅离不开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针对不同垃圾确定的收集日制度,更得益于从幼儿园起就要学习垃圾分类的“开学第一课”。

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应回归居民主体,资料显示,世界上很多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恰恰都不是仅靠罚款,而是靠奖励来培养居民的好习惯。因此除了政策层面推动、分类设施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外,对于垃圾分类的居民习惯教育,至关重要,包括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