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00万吨粮食“报废”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告急
2019-08-23 14:05:20 - 行业资讯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损失每年可达200亿元人民币。此前有公开资料也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突出。无论是政策还是财政,多方面的支持不断加码,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却举步维艰,屡屡遭遇滑铁卢,是为何故?

2011年以来,“砷毒”“血铅”“镉米”等事件频发,让重金属污染成为最受关注的公众事件之一,土壤污染及其造成的粮食安全、国民健康等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甚至恐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桂林日前披露,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其食物主要依靠当地供给。但是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损失每年可达200亿元人民币。

高桂林认为,土壤污染具有潜伏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污染物质一旦进入土壤可以持续几个世纪,并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受污染水源和受污染作物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病变。土壤污染的特性同时给食品安全问题防治带来困难。土壤与大气、水等自然资源相互作用,加剧污染速度和范围,治理时增加治理难度和成本。

公开资料表明,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突出,镉是其中的首要污染物。“工矿企业排放污染物、农田施放化肥和农药、畜禽养殖用药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镉污染超标。”贵溪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王璞阳表示,最好的治理办法就是杜绝源头污染,因为修复的难度和所需时间,远远超出想象。

从重金属污染的传播途径来看,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分别是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大气沉降主要是指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重金属粉尘进入大气之后,经过自然沉降或雨水进入土壤中,突出表现在煤矿、道路附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高于内地,城市郊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明显高于农村。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分流处理便和生活污水一道排放,造成农业土壤被大量污染。

有消息称,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约28亿元,用于重点支持30个地市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中央资金将连续3年对重点区域进行支持,其中2015年下达资金279315万元,用于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无论是政策还是财政,多方面的支持不断加码,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却举步维艰,屡屡遭遇滑铁卢,是为何故?

11月4日举办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当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一是底数不清,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类的农用地清单和污染地块清单。二是法律法规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污染地块和农用地环境监管的部门规章也没有出台,监管无法可依。三是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在土壤污染的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方面缺乏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技术体系亟待完善。四是监管能力亟须加强。各地环保部门在土壤污染监管方面力量不足,尤其是专业人员缺乏,迫切需要提高。

对症下药,方可根除土壤顽疾。业内一致认为,加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必须从四大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严控点源污染。坚决实施《土十条》,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结合产业转移和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防止新的土壤污染源产生。

二是严格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防治非点源扩散。将农用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纳入随机监测范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重点区域农田土壤,开展长期的定期监测,严格防止污染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非点源扩散。

三是支持科技研发,增强治污能力。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等,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四是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参与防治。建立土壤环境宣传资料信息库,引导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土壤污染预防和治理。防止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造成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