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在新常态中大有作为?
2019-08-23 14:01:25 - 行业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目前我国的网民总数已突破7亿,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空间。巨大的网络市场空间,堪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一把“金钥匙”,并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首先,互联网在新常态中的定位,是让依托“互联网+”成为新常态发展的方式之一。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让互联网与各类技术相结合以发挥“万物互联”效应,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对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作出了部署。以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可以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让各类都能与“互联网+”相结合,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互联网”后的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以“互联网+”形成的创新为突破口,还可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互联网在新常态中的作用,是以其绿色、创新的特点,在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释放巨大潜力。

工业、农业、服务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战略性新机遇,突破旧有发展结构的瓶颈,找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模式。

在工业方面,《中国制造2025》以及热门的“工业4.0”概念,都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为基础,为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提供了指向。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得到个性化定制服务,创业者将越来越多地拥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在农业方面,“互联网+农业”将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精准化农业生产方式将通过农业物联网得到推广,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将让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遍及神州。而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也将因为互联网而得到普及,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查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服务业方面,远程医疗、在线教育、高效物流、便捷交通都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共享空间。网络信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将为老百姓获得金融服务提供极大便利,大大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互联网和新常态的共同目标,是提升人民幸福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互联网则为新常态注入新动力。

适应新常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活的幸福感,需要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通过智慧城市将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将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将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我国的治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人民生活打造高效、便捷、生态、安全的宜居环境。目前,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通过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到2020年之前,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将向逐步社会开放。通过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政府部门之间将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老百姓会越拉越多地感受到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装上“二级火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为中国人民提供大有可为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