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手一部手机,家家户户都有彩电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手机、彩电这两样东西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对于手机、家电的言论当然也是不绝于耳。
手机方面:市场已经饱和,手机厂商前路坎坷。家电方面:TCL、创维、康佳等几大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黑电企业都不约而同加码在白电领域的布局。结合手机和家电的例子和笔者自身的积累,笔者认为各个企业不是没有发展的机会,而是应该换个方向,发展中高端是手机、家电设备才是发展趋势。
手机行业确实遇到瓶颈期,但不是所有手机都面临此问题。
德国市场研究公司GfK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销量下滑,下滑幅度为10%。
但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并没有因销量下降而萎缩。同期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却增长了17%。并且,高端智能手机在1700亿元的智能手机市场内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去年的10%上涨至今年的17%。
从过去主要用于打电话、发短信的“砖头机”,到如今拥有各种移动互联功能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短短数年之中,改变了整个通讯市场。不过,相对于智能手机初入市场时迎来的销售井喷,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因为,智能手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三个关键部分:屏幕、处理器和摄像头,而当下硬件的发展基本已经进入瓶颈状态,很难再有突破。而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化,新机型的硬件和功能难有很大突破,自然消费者更新手机的动力不高。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手机,而是融合多种技术的综合工具。由于用户可以自行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使得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无限拓展”,而触屏式的操作,也使得人机互动的功能得以加强。也就是说,智能手机的功能拓展,其实仍有空间,但是需要更高技术,而这样的技术推动,远非一家厂商所能为。
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在国内外拥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华为已经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高者,而在国际市场上,华为的份额为8.9%,位居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在智能手机硬件技术相对停滞、市场销量疲软、市场份额相对固化的时期,如何挖掘并拓展出新的蓝海市场,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国内市场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从过去“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变成“拥有更好更高端的智能手机”。而国内高端手机市场,长期被三星和苹果分割占据,国产手机品牌如何打破过去的中低端定位,进军高端市场,值得思考。
从国际市场看,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智能手机销量都出现了下降。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处于国内几年前的“普通手机换智能手机”的时代,智能手机销量大幅度上涨。例如今年第二季度,中东和非洲的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24%的增长,为全球最高。这些地区的消费者需求,显然是“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而在以更低价位提供更多功能的智能手机这一方面,国内厂商无疑有较高的竞争力。
其实,如果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可以用电脑完全模拟,那么像诺基亚那样的巨头,也不会轰然倒下。毕竟,所有的市场模拟系统,考虑的主要是财务、运营、营销等商业流程,却无法模拟手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更新换代对市场的骤然改变。
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手机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4G时代早已来临,5G时代、物联网时代,也迟早会来临。在未来,手机的功能将不局限于导航、游戏和朋友圈,就像当年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型号会被淘汰一样。
当现有市场进入瓶颈期后,本身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国内厂商,更应把更多精力用于技术研发,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轮“手机革命”将在何时爆发,又会有哪家巨头,在那时轰然倒下,把巨大的市场蛋糕拱手让出。
家电企业定位中高端,想抢滩市场
自2013年下半年以后家电行业正式步入政策真空期,断奶后的家电企业面临着市场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彩电企业不复此前高速增长,出现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加之互联网企业的夹击,彩电业务的利润越来越薄,TCL、创维、康佳等黑电企业都纷纷跨界切入利润率较高的白电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风潮席卷家电行业,国内家电企业先后都开始了智能家居转型战略,作为黑电企业布局智能家居的重要部分,加码白电的意义,不仅是丰富产品链,更重要的是在各自的智能战略下,以扩充自己的智能家居设备阵营,并与作为传统优势业务的彩电有更多的协同效应。
就在上周,康佳新任总裁刘丹刚刚提出涵盖彩电、手机、冰洗空、小家电、空净等全品类在内的智能家居战略。此前在解析创维2014财年业绩时,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也强调,在经过了前几年的粗放型经营后,今年创维白电一方面要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要走专业化道路。TCL砸下70亿元的合肥家电产业园去年下半年投产,近期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今年的白电企业提出了提升市场份额、改善经营效率、提高经营效益的三大目标。随着“互联网+智能”时代的到来,用户需求正在从单一功能向个性化、重体验的智能、高端产品转变,家电市场进入更新换代期。
来源:http://www.iot101.com/news/2015-08-27/1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