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急需抛开的一些傲慢与偏见
2015-05-26 13:58:32 - 行业资讯

智慧家庭的概念火了几年,但纵观整个市场,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仍显缓慢,用户不愿买单,产业落地困难。撇开产品同质化、功能黏性不高、体验差等大伙已耳熟能详的问题,市场尚存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亦亟待明晰。

偏见一:智能家居概念认知有待提升。前段时间,WiFi模块大打价格战博足眼球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大多企业仍旧将智能化理解为连接、互联,认为只要给产品置入通讯模块连上云端,实现移动端控制就是智能。的确,在互联网时代,通讯模块非常重要,它有效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的透明化管理和应用;但在物联网时代,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价值体现在服务上,依靠通讯模块仅能打通连接通路,而难以构建生态。

偏见二:市场仍处于单品智能化阶段。智能硬件单品难起量的关键在于,单品只是场景中的一个配件,用户自然不愿为单一的配件买单。然而,要从单品智能化步入生活智能化,势必要涉及到大家电的参与,比如智慧空气生态,就需要加湿器、净化器以及空调的协同合作。

傲慢一:传统家电制造业脚步稍显滞缓。上段提到,大家电在智慧生态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众所周知白色大家电的核心技术在电机,家电器件(包括智能家电)的精准控制及响应,实际上是通过电机和变频算法实现的,这是传统家电制造企业的优势所在,也是为什么很多方案公司只能做小而美的智能单品,而难入大家电行列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家电市场早已趋于饱和、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变革之际,许多传统家电企业并未跟上脚步,发挥其应有作用推动市场的创新与转型,“固步自封”的结果就是家电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继续呈现下滑态势。

傲慢二:互联网巨头依旧怀揣着“颠覆”的美梦。说起来,智慧家庭的概念被迅速传播,正是源于互联网企业的高调进入,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在尚未摸清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大刀阔斧展开布局,以抢占流量入口、吸引硬件企业站队、大肆捆绑用户等行为期望在抢先搭建起一个利己的生态圈,最终搅乱了一池春水。

……

的确,在新兴市场探索、创新的道路上,瓶颈与障碍总是难以避免的。所幸傲慢与偏见仍存,光明尚被迷雾遮掩的时候,仍旧有一小批先行者在脚踏实地地前行,比如领耀东方。

迷雾中前行,找准方向才是关键

对于智慧家庭而言,真正的价值在于服务,在于场景的构建,它需要依托于设备控制模型及专家数据模型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对于前者,领耀东方有着极大的优势。

早期领耀东方的核心业务正是为业界提供优质的电机变频方案,并在以价格战为主的方案竞争环境中,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最终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先企业。董事长周撼宇表示,公司的电机变频技术团队成员多数有着十年以上的家电行业背景,且大多来自业内知名电器厂商;并且凭借多年来在变频算法层面的积累,领耀东方总结出了一套自有的设备控制模型,这是互联网企业以及创业团队难以比拟的核心优势,从领耀东方的众多家电巨头合作伙伴(如海信、美的、方太、大洋、科龙、科荣等),以及前不久与英飞凌达成的战略合作就可见一斑。

其后,伴随运营空气的理念不断成型,领耀东方开始尝试跨界,以纯熟的电机变频技术为核心,以极高的垂直聚焦力度搭建自有云架构,并在云端建模,软硬结合打造全新智慧生态。

在和海信共同搭建智慧空气生态的合作中,领耀东方首次推出了自己研发的空气盒子Smartbox,基于其自有的变频算法与控制模型实现了设备间的精准联动;而近期在巴马进行空气采集等系列举措,则是在不断丰富云端的专家数据模型,搭建更优的智慧空气场景。

在智慧厨房生态中,大致涵盖了电饭煲、烤箱和灶具等产品。前两者着重于体验,领耀东方构建了丰富的菜单模型,并实现了社交分享功能,朋友间可以通过分享数据模型,品尝到彼此做菜的独门秘方;后者则更倾向于安全层面,比如发生燃气泄漏事件时会有报警提醒,并实现自动关阀,当然还可以搭载空气盒子一起使用,在燃气泄漏过度时通过盒子自动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家电质检模型,比如领耀东方为海信、科龙研发的全球首款微信空调,在针对售后服务方面,基于数据可共享的前提下,领耀东方会帮助客户在云端建模,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分析,将家电质检报告及维修通知发送至维修店和家庭中,实现了极具刚需价值的O2O服务。

应用上,领耀东方联手高校科研团队完成了新型电机驱动算法方案,在直流变频方案上实现了非常大的突破,目前该方案已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而在此次的2015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CSHE)上,领耀东方带来了空气和厨房两大场景的展示,其中厨房场景中的一整套设备多是客户产品,如领耀东方联合科荣推出的智能烤箱、联合强力推出的智能电饭煲、联合方太和万和推出的智能灶具等。领耀东方公司将致力于搭建智能家电的互动交流的平台,与各大企业形成深度战略合作,接入更多优秀品牌的智能家电产品,打造健康共赢的智慧家电生态圈。

来源:http://www.iot101.com/news/2015-05-26/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