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2015-04-07 13:57:48 -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其创新之处在于:通篇贯穿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容,重点实施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编制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

《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

一是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需。各国都相继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推进,中国政府在推进制造业的发展方面,也需要一个应对的蓝图。

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制造业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比如说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兴发展国家的产业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中国作为第一制造大国,也需要有应对的措施,来提升自身产业的竞争力。

三是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许多非常重要的领域已经具有了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干什么?

《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2025》怎么干?

一是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我们需要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不改变它原来的隶属关系,在现有的研究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基础上,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来承担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市场化的组建,阶段性地形成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因为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很大,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位,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50%、60%以上。所以,产能扩张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的差距。

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通过智能制造带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三是工业强基工程。中国制造业落后,很大的一个是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比较落后,我们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四是绿色发展工程。我们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是环境和资源,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以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中心任务。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在工业领域里有许多重大任务,因为工业占整个我们国家能源消耗的73%,在节能减排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有巨大潜力和空间。

五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有一些工程我们已经在做,比如说“核高基”、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我们还要推进一些新的专项来启动,以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中国制造2025》啥特色?

《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性行业发展规划:

我们不把它作为一个常规性的行业规划,比如说“十三五”、“十四五”这样一个规划来看待。它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它不仅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实现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与以往规划的不同点,就体现在它的战略性、长期性,以及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措施,把它作为重点。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比较:

相同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革命与能源、医疗、制造、交通、农业、媒体等相结合,会产生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产生巨大产业影响力。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这一变革的趋势和核心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这一点上,《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差异化:第一,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所以它直接实施工业4.0,在两化融合、信息化推动“互联网+”等各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产业技术比较好。中国是在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的情况下,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任务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制造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落实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推进。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务实地推动制造业强国的建设,包括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制定“1+X”的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同时扩大《中国制造2025》在国内国际的影响,进一步形成广泛共识,形成合力,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和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叠加起来,共同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

来源:http://www.iot101.com/news/2015-04-03/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