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将会颠覆我们的生活
2014-06-25 13:56:11 - 行业资讯

未来的一天,一位极客走进了一间酒吧,他全身上下可谓是高科技产品的集合——耳朵上带着蓝牙耳环,脸上是能够指引方向的谷歌眼镜,手腕上戴着配置柔性屏幕的苹果iWatch智能手表,脚上则穿着一双可以计算距离、分析路况和步态的智能跑鞋……

这一幕离我们还有多远?过去我们也许只是在动漫或者科幻电影当中看到类似的情形,而现在它们正陆续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上,除了苹果iWatch尚未正式露面之外,上文提及的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早已有正式的产品问世。可穿戴技术主要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的科学技术,该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而真正让这一概念流行起来的,当属如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谷歌眼镜(Google Glass)以及苹果智能手表(iWatch),因此许多人把2013年称为“可穿戴计算年”。

有趣的是,在未来人们如果拒绝可穿戴式设备,也许不是因为功能问题,而很可能是因为伦理问题。前不久,美国西雅图的The 5 Point酒吧成为第一家禁止佩戴谷歌眼镜入内消费的酒吧。而英国最新的法律规定,如果司机在驾车过程中使用谷歌智能眼镜,将会被处罚60英镑,并扣除3分积分。实际上,谷歌眼镜零售版正式上市销售的时间甚至因此被推迟到2014年。如果说一件东西还没有正式上市就被立法者考虑禁止,那么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件东西的颠覆性。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时代,我们与计算技术密不可分,它以比过去更直接更深入的方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可穿戴式计算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将推动下一代移动创新。除了智能眼镜,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功能更独立的智能腕表、智能腕带、智能跑鞋、智能服饰……包括随身的背包或者手杖,看起来不起眼的腰带或者帽子,都有可能在智能化、电子化的路线下为我们呈现丰富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或者是帮助我们更方便地使用这些产品,成为产品本身的功能延伸:比如让跑鞋更加精准地满足我们的脚型和提供回馈力、让手杖具备指引路线的功能;或是基于这些产品开辟全新的功能,比如让腕带给我们提供报时或者震动提醒服务、让衣服也具备通讯功能等等。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用于个人健康管理的独立的设备,比如手环或者挂饰,它们都通过内置芯片来监控佩戴者的身体状况,将监控的范围从运动扩展到全天24小时,甚至包括佩戴者的睡眠状况和饮食结构都统计在内。

这类配件的意义就在于方便与“延伸”,它不一定会带来新的更多的体验,但它的存在可以简化我们很多的操作,在生活当中方便自己——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不需要再费劲地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来看时间或者看短信,在手腕上就能直接搞定这件事,随时戴在手腕上的腕表同样还能让我们不至于错过任何一通电话,类似简单便捷的使用模式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干净清爽。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陆续参与到了这类穿戴式设备的打造当中。或许没有谷歌眼镜这么高的技术门槛,比如腕表、挂件、服饰这类物件仍然留出了足够大的智能化、电子化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很多企业其实并不完全清楚自己正在做的是什么,而随着研发进程的推进和时间的推移,一套为用户实现特定应用的智能设备方案才逐渐成形。另外,推动这一颠覆性创新的源动力还包括DIY爱好者的热情,很多极客进行的将电子设备与生活当中各种普通物件组合到一起的跨界尝试,这些有意思的事情往往是一些所谓的大公司不会去做的,但它们却充满了改变世界的可能。当然,还有应运而生的类似Kickstarter这样的集资平台(Kickstarter是一个创意方案的众筹网站平台,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这为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轰动一时的Pebble智能腕表能够真正诞生就源于此)。这个世界给了实现想象的条件,我们大可以轻松愉快地期待更多有意思的玩意诞生在我们身边。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这些可穿戴式设备正在空前地挖掘、释放人体的数据信息,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受到影响。最直接的一个例子是,可穿戴式设备和我们的生活及人体融合以后,会反过来减少我们使用手机的时间。当然,可穿戴式设备还能为人们提供即时的反馈信息,引导我们立即做出让我们感觉更棒的选择。我丝毫不怀疑未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私人化的可穿戴式设备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就像十几年前手机还是一个稀罕物,但现在已经到了人手一部甚至几部的程度。

如果按照谷歌眼镜这样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可穿戴设备为标准,穿戴在头上就可以开始自动摄像拍照,这样的可穿戴式设备一旦涌入大众市场,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简而言之,穿戴式设备等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我们也奉献了自己的数据。这些数据很有可能通过云技术被存储到大公司的服务器里。你去过哪里,看到过什么,做了哪些事情,你的一生历史将有可能被他人洞悉,而其他用户也可能会对不断被记录而反感。毕竟,由于可穿戴式设备对人的数据收集是快捷而且全面,它会比你更加了解你,未来,人们也许会因此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个也是可穿戴式设备必须要解决的缺陷。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可穿戴式设备收集了所有人的健康数据,告诉我们哪种健身方式是最佳的时候,我们也许就同时丧失了对自身健康的自主权。

因此,穿戴式设备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包括处理隐私、监视和商业机密等。当然我们也不需要报以悲观的情绪,就像当年的手机刚刚加入拍照功能时,也是引起了关于隐私权的大讨论,可是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的摄像功能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问题的并不在科技本身,而是它们的使用者——人。如何能够有效的利用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又如何能够为我们最大化的带来便捷性,才是这些可穿戴设备的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