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的“甜头”终于到了尽头,嘀嘀、快的两大打车APP正式宣布停补。昨天,嘀嘀打车通过官微对外宣布“打车立减”将在今天零点取消,快的也发出公告称,补贴活动于同日告一段落。据了解,快的、嘀嘀停止补贴针对的是乘客端,司机端补贴照旧,且乘客、司机端支付宝钱包扫码奖励依旧。(5月17日《新京报》)
两大打车软件持续数月的“烧钱战役”终于熄火,或是习惯商业认识与价值判断上的“赔钱赚吆喝”。“赔钱”是肯定的,准确讲是“财富转移”,乘客等群体得到利益实惠;“赚吆喝”不仅是简单的广告效果与广告效应,是客户之争,又超越客户之争的价值,严格意义上讲,是“大智慧”的运用,“大数据”的收集,“大商机”的构建。这将给新型商业模式以启迪。
“这个可以有”,以让利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客户群,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有效途径,并将原来还陌生的消费方式“植入”到客户的手机里,更是“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据悉,2014年3月,嘀嘀打车宣布用户数正式突破1亿,覆盖全国178个城市,日均订单522万;4月,快的打车公布第一季度成绩单,显示覆盖城市已达261个,日订单量超过623万。
“大数据”将派上大用场。透过现象看本质,网友@大y认为,更令人佩服的是,这场看似烧钱的竞争,让软件方收集到用户的地理定位信息。地理数据有啥用?有人说过“谷歌的地理数据可能成为其最有价值的资产。不只是因为这个数据本身,而是因为位置数据让谷歌知道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同理,打车软件收集到的精准而庞大的数据库,是这场战役中的最大收获。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与残酷,不能有突破法律底线的阴谋,但需要充满智慧与创新精神的“阳谋”。当时代推开“大数据”之门,首先进入的是商业及其崭新的竞争与盈利模式。或者说,大数据蕴藏大商机,必将颠覆传统商业运作模式。“嘀嘀”与“快的”用打车软件“芝麻开门”,积累大数据,获取大数据,为日后的开发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开辟“钱程”。
如果说,打车软件唤醒电招平台,那么,大数据必将激活云计算。在互联网带来的“大”问题压力下,我们需要全新的思想,通过“积木化”的改变,来重新定义计算资源的使用方式、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过程。云计算带来了这种思想的落实机制,这种机制使我们可以组织资源以服务,组织技术以实现,组织流程以应变。鉴于此,大数据不会“熄火”,“云计算”必须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