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会议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原计划200人的规模,现场光用户单位就来了130多家,可见我省各行各业对软件产业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8月8日,我省首个软件企业实力推介会的来宾将晋祠宾馆会议中心大厅填了个满,协办单位山西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赵原对此很是高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鼓励下,在市场需求的强大吸引力下,我省的软件服务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然而与周边省市相比,我省软件服务业尚处于成长阶段,体弱身单,因此在市场上只能“小试牛刀”,整体实力尚需经过“硬”磨砺,才能有所突破。
打造优势还需自身功夫硬
山西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软件行业上市新三板的两家企业之一。推介会上,清众科技与山西“农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山西“农谷”这个省级战略层面的“东家”能相中清众科技,是因为清众科技已在“大农业领域”小有名头。
“我们现在研发的领域主要在五大板块,智慧农业、智慧城市、中小企业平台、能源大数据、安全大数据。”清众科技董事长王庆生向记者介绍说。尽管已做到年营收2亿元的规模,但王庆生仍然感觉压力很大。
“山西的软件实力有一些,但并不为外人所认可。再好的产品挂上‘山西’企业名称,立刻不被看好。所以很多项目都是北上广浙的公司签下后,再转到我省的小企业来完成,利润空间缩水不少。”王庆生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清众科技曾因此遭遇瓶颈,好在及时转型,投身能源大数据领域,得益于山西煤黑系的地位,很快占稳了市场。
“这是个细分的、个性化很强的行业,这种形势下,软件企业必须通过行业深度融合、技术提升和人才队伍的充实,才能打造出过硬的实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人才队伍是软件企业的根基
说到软件服务业,就必须提到大数据。在我省大数据领域,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可谓实力了得,他们致力于物联网、大数据两大核心技术,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颇有建树。
据太原佳华总经理郭瑞娟介绍,2017年,佳华科技承担太原大气网格化环境在线监测系统项目,部署322个网格化监控站点,使太原治污向精准化方向转变。目前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30多个城市进行了应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佳华科技承担了建设省市重点工程——物联网产业园区,还承担着全省100多个委办厅局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政务云”服务。
“我们能挑起这么多重大项目,基于企业的优秀团队。”郭瑞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拥有核心科技骨干为海外归国学者。在人才队伍的强有力支撑下,佳华科技才有实力成为国内数据中心云服务商的第一梯队,具备强大的数据服务能力。
内外兼修方能做大做强
大行业、小产业是软件业的特性。相比清众科技和佳华科技,我省更多的软件企业属于小微企业,两三人或三五人就是一个公司。据山西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赵原介绍,目前入会软件企业13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仅50余家。今年上半年,我省软件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只有12.8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5.1%。
“我省软件服务业相对比较薄弱,但在某些特色领域还是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省经信委总工程师李志松说。在信息安全方面,从生物识别技术到专用传感器研发,涌现出了平安谷、百信科技等具有一定行业专注度的企业;在参与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方面,天地科技、精英科技等企业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反映出我省软件技术在部分领域代表了国家和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山西软件业主要涵盖环保、民生、能源、装备、工业控制等领域。
行业要发展,一方面是企业必须充实队伍、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只有内外施治才能有快的进步。
本报记者 齐泽萍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