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早春迎客来——科技外交官山西行侧记
2012-02-27 15:13:21 -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 1

2月16日至20日,科技部组织的“科技外交官地方行”来到山西,来自我国驻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使领馆科技外交官一行13人,开展了为期5天的“山西行”。

专题报告会反响热烈

科技外交官们来到山西的第二天上午,举办了国际科技合作专题报告会。科技外交官们新颖的内容,精彩的演讲博得了与会者的喝彩。他们分别介绍了所驻国家的社会经济尤其是科技发展情况、与我国以及山西的科技互补资源、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的途径等内容。

此前,山西省科技厅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专题报告会的报名通知,当日上午刚刚8点,200多人的报告厅便满满当当。运城市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老总李锡堂得知消息后,提早一天来到太原。“我早上出发怕赶不来。”他说:“这样的报告会难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商机和机遇。”

国际合作硕果累累

217日下午,科技外交官山西行的第一站来到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佳华科技,物联网技术专家李玮介绍了他们公司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和诸多专利产品。这个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等7个国家级研发项目,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公司致力于应用物联网技术,为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国计民生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李玮说:“‘十二五’时期,佳华科技将通过增资扩股、产业联盟等形式融资40亿元,与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强势企业联合,建设山西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园区。”

目前,山西省已有6家国家级和18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连续扶持,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基础和能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正在成长壮大。去年,山西派遣12名优秀科技人员赴美、加、德、英等国家留学深造,有4家科研机构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农业新技术、应用数学等领域与意大利、日本等国开展了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研究,争取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1亿多元,与美、英、德、法等12国在煤炭、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人才技术需求多多

企业和科研院所对科技外交官们的到来期望多多,需求多多。在太重集团公司,公司总工一揽子拿出了13项技术和人才引进合作项目,并一一加以说明。驻欧盟使团公式参赞张志勤等三位参赞分别就太重提出的需求给予积极响应。他们说,欧盟正在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机会很大,驻德和驻英参赞分别对太重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利用法国专家协会的人才资源提出了建议。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二所,所长张子杰说:“我们现在有许多技术需要高端的国际科技合作。比如我们如能解决太阳能电池硅材料切割粉的回收技术,就能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他还向科技外交官们提出了引进4类高端技术人才意向。对此,驻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科技参赞向他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建议和信息。

在此次活动中,山西省科技厅在全省征集到科技需求项目131项,涉及煤炭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山西的新兴产业所需技术。

科技外交官感受深刻

驻英科技参赞陈富韬说:“我们长期在外工作,对所驻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比较了解,可以把这些东西介绍给山西,并积极地为双方的项目对接和人才交流牵线搭桥;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利用来山西的机会,调研了解和学习,尤其是掌握一些山西企业等基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第一手情况,把山西的科技和人才需求以及山西的先进技术带到国外去,积极推进双向交流合作。”他说:“原来我们印象山西都是以煤为主的初级产品,现在看来,山西在科技发展上有了大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人耳目一新。山西要在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在创新。”

在看了山西兰花汉斯瓦斯抑爆设备公司与南非合作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后,驻法科技参赞韩军说:“这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山西应该多开展这样的国际科技合作,山西的企业应该借助国际科技平台,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拓视野,开展科研交流。而不能一味地埋头攻关,对于可以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就可以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就应该拿来主义,为我使用。这样不仅减少重复低效的投入和研发,而且可以直接与世界接轨,实现跨越发展。”

为期5天的山西行,科技外交官们完成了快节奏高效率的行程,召开了国际合作专题报告会,参观考察了太原、晋中、晋城、长治的10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项目单位,进行了8场交流座谈会,他们到企业进车间,与技术工人、企业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对山西的国际合作情况、合作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多家企业对国际合作的技术人才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山西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牛青山说:“科技外交官山西行,可以帮助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更多的合作渠道,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成效,利用更多的国际先进资源,促进山西对外开发和转型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