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华科技助力美丽乡村 ——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2015-01-20 15:39:52 - 公司新闻

2012年,在泽州的巴公镇,曾一度因为雨污合流、生活垃圾的胡乱倾倒,导致街道上飘满了油渍和杂物,垃圾围村现象相当严重,人们对这里昔日糟糕的乡村环境记忆深刻。

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 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2

仅仅两年后,巴公镇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口小溪清澈见底、垃圾处理井然有序、街道干净整洁。因环境优美,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前来观光。

巴公镇是正经历着深刻环境整治过程的全国农村的缩影。创造奇迹的,是当地政府开展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提供相关技术的,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佳华科技。

建设美好家园需要科技支撑

我国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农村环境的建设,2013年1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再次指出,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以大幅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有效处理处置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建立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为目标的“三清一整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三清一整治”包括以保护农村饮用水为重点的“水源清洁”示范工程,以整治集中连片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为重点的“家园清洁”工程,以整治农村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田园清洁”工程以及以巩固提高示范工程成果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要做到以上这几点,除了科学决策、上下合力外,还需要环保科技的支撑。而这,正是佳华科技的强项:早在2006年,佳华科技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推广了大规模污染源监控和治理技术,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成为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

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多年的大规模环保治理经验,佳华科技承揽了多地的环境整治项目,其中多个地区已经竣工并通过验收,直接受益村庄上百个,人口数十万。

南山村水源地保护实施前

南山村水源地保护实施前

南山村水源地保护实施后

南山村水源地保护实施后


生态和谐美好家园

走在宁武东马坊乡达达店村的路上,一阵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响起,渐行渐近,夕照中数十头牧归的牛跑了过来。据介绍,通过整治,该村原来散养的2000只羊、80匹马、400头牛目前已经实现了集中化养殖,不但大大减少了人工,还让牲畜粪便得到了集中处置,降低了污染。

牛棚不远处,一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湿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就是达达店村污水集中处理的地方。”村民们介绍道,2014年,达达店村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建成了处理污水的庭院式人工湿地。

“在生态湿地建成以前,看着那脏水四处流,我们心里也不舒坦。现在好了,植物吸收一部分、分解一部分,全村800人的生活污水全都变成干净水了,看着也舒服,还卫生。”村民们笑着说。

据佳华科技工程师高岗介绍,达达店村之前没有建设污水收集系统、居民居住较分散,所以采用了庭院式人工湿地此种处理技术:在村路两侧的明渠内种植野生沙棘等耐寒植物,对排入明渠内的雨水及生活污水起到净化作用。排入渠内的污水基本被渠内的植物吸收,不会出现积水或结冰现象,做到生活污水不外排。这种处理方式的先进性就体现在5层介质,每层由不同介质按特定配比混合组成,为好氧、厌氧微生物提供最佳生长和活动环境,使污水处理工艺效果达到最大化。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

西板桥垃圾填埋场建设前

西板桥垃圾填埋场建设前


生态效益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不但为农民创造了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也为他们创造了经济效益。

说起宁武的环境整治,佳华科技工程师高岗一脸的自豪:“针对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类型,我们在优先开展污染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已建设施,采取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技术模式,并注重技术集成和改进创新。比如在阳方口镇暖水湾村,采取了生物处理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和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这就意味着,这些经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入城市内河水域环境。”

这些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回灌农田,也可以作为景观用水、清洁用水、养殖用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

类似的技术创新,在佳华人的群策群力下,举不胜举:在左权的白家庄、桐滩村,佳华工程师赵鹏飞等人研发的新型原粪池,可以让粪便干湿分离后分别储存,实现肥料还田,不仅没有污染,还节省了肥料费用;在保德暖泉村,工程师李亮等人设计的新式沼气池,日产气量200立方米,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村民只需要出些人工和材料,就可以建一口沼气池,把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结合在一起。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宁武、左权、泽州、盂县、保德等多地的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收入渠道拓宽、收入增加,真正把生态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在村民看来,停留在纸面上的整治成果难免虚无缥缈,在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的才是最实在的。